English

“老日中”相聚北京

1999-11-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莘 我有话说

11月的北京虽已是初冬,却未感到任何寒意,在亚洲大酒店的第一宴会厅里,更是温暖如春,这不光是因为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组织的《战后日中关系五十年》出版座谈会在这里召开,更是因为这是一次中日老朋友的聚会。

一进会场,记者立即被那不同寻常的场面吸引了。这可真是名符其实的“老”朋友相会,与会者都是为中日友好事业奋斗了数十年的老先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有60岁,最高的已是90岁高龄。久别重逢的喜悦、相互的问候、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甚是感人。他们真让人感觉不到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简直就像一群年轻人。

今天会议的主人公是岛田政雄先生,虽已88岁,但他精神矍铄,现仍担任日本日中友好协会本部顾问,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理事。岛田先生早在1950年就任《日本与中国》主编等职,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心血献给增进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事业。岛田先生作为友好活动家、著名翻译家学识渊博,译著甚多。其代表译著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白毛女》、《白求恩大夫》、《青春之歌》、《沸腾的群山》等,他还亲自到西藏采访撰写出版了《西藏的过去与现在》,受到日本读者的好评。1992年的春天,他在庆祝其《第四十年的证言》出版座谈会上表示,要在余生再写一部战后日中关系五十年的著作。为此,他不顾84岁高龄体衰,搜集阅览大量书刊资料。岛田先生在写作过程中两次住院手术,但当他初愈后又奋不顾身地投入笔耕。今天这本书的中文版终于与中国的读者见面了。座谈会上老先生与曾同甘苦、共患难的老朋友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百感交集。他说,作为一个日本公民,他一直有负疚感,因为这么多年日本政府中的某些人对亚洲人民犯下的罪行不肯认罪。日本还有一股势力主张忘记过去,面向未来,但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也是不能忘记的。为此我要给青年读者奉献一本了解战后半个世纪日中关系曲折复杂的历程的书,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倍加珍惜艰难缔造的两国友好关系并为两国的光辉未来而奋斗。这是历史赋予我的重任。老先生的话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在座的每一位都为中日友好事业作出过很大贡献,从他们的发言中得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的人不顾个人安危,直接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中;有的冒着风险,积极支持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有的追求真理,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实况,赢得了国际上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有的呕心沥血,忘我无私,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事业。现年90高龄的川村先生,为日中友好事业奋斗了70年;在中央编译局工作的日本专家川越敏孝也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岛田先生的这本书也得到了川越先生的热情指导。与会的中方日本问题专家肖向前、丁民、骆为龙、刘德友、吴学文、田家农都纷纷向岛田先生表示祝贺,盛赞《战后日中关系五十年》是日中关系史上的一本辞典,它对于下一代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